“花样”暑托解锁 “暑”不尽的快乐
“以前暑假只能在家写作业,现在在这里能学戏曲、做手工,暑假生活特别有意思!”转眼,12岁的湖北男孩查宇航,在龙溪镇文化站的“小候鸟”公益暑托班已度过半个假期,他新学会了《梁祝》选段,每天都兴致勃勃地同小伙伴相互哼唱。
今年,从社区、乡村到企业,暑托服务在玉环遍地开花。依托“春泥计划”平台,我市联动村社、企业、大学生志愿者等多方力量,丰富暑托文化内涵,打造公益暑托特色课程,既解决家长的“假期焦虑”,更为孩子们托起充实、快乐的夏天。
公益力量带娃
“托”出七彩假期
家住大麦屿街道庆澜社区的小学生宋悠然没想到,今年的暑假竟如此丰富:尤克里里、声乐、素描、街舞……在家门口的社区暑托班,就能体验到各种趣味课程。
今年,庆澜社区面向辖区市民开展全天暑托服务,从7月中旬至8月下旬,每周一至周五,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,还搭配尤克里里、声乐、素描、书法、社会实践等公益课,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。
在暑托班,第一次接触尤克里里的宋悠然爱上了这种乐器,每节课都认真学习指法与和弦,几节课下来,已经能弹奏简单的曲子。“今年暑假比往年都要快乐,我马上就要完成暑假作业了,还学习了新的乐器,太棒了!”
姚永杰的家长黄玉清对社区暑托服务连连点赞:“多亏社区的暑托班,我们家长能安心上班,小孩的暑假生活更有规划了。”她高兴地说着孩子身上喜人的变化。得益于社区多元的公益课程,孩子不会感到乏味,以前要赖床到9时,现在每天早早起床,不仅按时完成暑假作业,还学会做家务,性格变得更加沉稳。
早在暑假前,庆澜社区就着手策划暑托服务,将暑托计划分发给辖区居民,受到了大家的欢迎。社工刘耀平介绍,暑期课程除了社区自主开设的公益课,还链接了市青少年宫的公益课资源,课程更加多元,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彩暑假。
今年,市文明办联合团市委、市青少年宫,在全市推出“春泥计划·小浪花课堂”公益暑托项目,开设9个服务点位近20种暑托课程,优先招收困境儿童、新玉环人子女、企业职工“小候鸟”子女等,已惠及儿童超300名。
多方联动
解暑托之忧
“听我说谢谢你……”跟随着音乐,学生阳语萱和王琼悦在台上表演手势舞,支教老师沈冰洁站在台下注视着两个孩子,做着同样的手势。
在芦浦镇漩门湾园区党群服务中心,嘉兴南湖学院“心舟筑梦”支教团队带来的第13期“暑期七彩梦想课堂”迎来最后一节课,师生们共同策划了一场文艺汇演以作纪念。
沈冰洁是嘉兴南湖学院法学专业的大一学生,热心公益,今年加入支教团队后,她发挥兴趣所长,为孩子们科普地理知识,每节课前,她都会花上几个小时精心准备课件。“参加支教很有意义,陪伴孩子们的同时,也能让他们有所收获。”沈冰洁说。
20天的相处,沈冰洁已经和孩子们打成一片,结下深厚的情谊。王琼悦拉着沈冰洁的手,依依不舍地说:“这是我过的最快乐的暑假,每一天都很充实,希望明年还能见到老师。”
“心舟筑梦”团队的“暑期七彩梦想课堂”已经连续举办了13年。今年团队成员达到了31名,成员分散在芦浦镇的4个基地,为80多名孩子带来文化、科学、艺术等主题课程,并提供学业帮扶。
“心舟筑梦”支教团队第13期总负责人陈凤说:“经过13年的发展,团队已经形成成熟的体系,我们希望能继续出一份力,给玉环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快乐。”
同样,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1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进楚门镇文玲书院,开展教学活动,为孩子们带来语文、数学、科学、艺术等多元课堂。
“中捷”“普天”等多家企业纷纷出招,开设爱心托管班,解决职工暑期“带娃难”;救援队、老兵等社会力量主动参与,传授暑期安全、国防教育等知识;市流动人口服务中心、市传媒中心等单位精心组织农场研学、主播体验等活动,解锁“小候鸟”假期新体验……
在玉环,多方协同、部门共建,正构建出暑托公共服务“同心圆”。各级工会引导企业托管提质升级,社区和乡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构筑“快乐天地”,文明单位、志愿者、文艺工作者等积极投身暑托服务建设,共同推动家庭式托管迈向高质量的社会化托管。
金迪/文 张莺莺/摄